数据持久层架构设计中常用模式
2024/5/20...大约 2 分钟
数据持久层架构设计中常用数据访问模式
在线访问模式、Data Access Object模式、Data Transfer Object模式、离线数据模式和对象/关系映射(Object/Relation Mapping)模式是数据持久层(数据访问层)架构设计中常用的数据访问模式。
例子: 在网上书城应用中,用户根据查询条件查询相关的书目,返回符合条件的书目列表,可能内容非常多,而且可能每次查询的内容都不一样。针对用户书目查询的应用,如果查询返回的数据量并不是很大,同时也不频繁,则可以考虑采用在线访问的模式;如果返回的数据量较大(例如返回众多符合条件的书目并且分页显示)而且较为频繁,则可以考虑在线访问模式和离线模式相结合,通过离线数据的缓存来提高查询的性能。
网站管理员可能需要批量对相关书目信息进行修改,并且需要将更新信息返回至数据库。此类数据应用的特点表现为:与数据库交互的次数并不频繁,但是每次的数据量相对较大;同时,也希望能够使得本地操作有较好的交互体验。针对这种情况,往往适合采用离线数据访问的模式,DTO模式也是不错的选择。如果该网上书城应用系统采用的是IBM WebSphere平台,则可以使用SDO技术,或者使用Java中的==CachedRowSet技术==;如果采用的是基于微软的应用系统平台,则可以采用ADO.NET技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