适配器模式
适配器模式
321学习法:5个收获点、3个可改进的工作场景、1个具体行动
收获点:
- 适配器的定义以及理解
- 适配器实现方式分类
- 适配器类适配器的实现
- 适配器对象适配器的实现
- 代理、桥接、装饰、适配器4种设计模式的区别
可改进工作场景:
- 封装有缺陷的接口设计
- 统一多个类的接口设计
- 替换依赖的外部系统
具体行动:
- 兼容老版本接口
定义以及理解
适配器模式的英文翻译是 Adapter Design Pattern
它可以将不兼容的接口转换为可兼容的接口,让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类可以一起工作。
对于这个模式,有一个经常被拿来解释它的例子,就是 USB 转接头充当适配器,把两种不兼容的接口,通过转接变得可以一起工作。
实现方式分类
适配器模式有两种实现方式:类适配器和对象适配器。
类适配器使用==继承关系==来实现,对象适配器使用==组合关系==来实现。
针对这两种实现方式,在实际的开发中,到底该如何选择使用哪一种呢?判断的标准主要有两个,一个是 Adaptee 接口的个数,另一个是 Adaptee 和 ITarget 的契合程度。
- 如果 Adaptee 接口并不多,那两种实现方式都可以。
- 如果 Adaptee 接口很多,而且 Adaptee 和 ITarget 接口定义大部分都相同,那我们推荐使用类适配器,因为 Adaptor 复用父类 Adaptee 的接口,比起对象适配器的实现方式,Adaptor 的代码量要少一些。
- 如果 Adaptee 接口很多,而且 Adaptee 和 ITarget 接口定义大部分都不相同,那我们推荐使用对象适配器,因为组合结构相对于继承更加灵活。
类适配器
具体的代码实现如下所示。
其中,ITarget 表示要转化成的接口定义。Adaptee 是一组不兼容 ITarget 接口定义的接口,Adaptor 将 Adaptee 转化成一组符合 ITarget 接口定义的接口。
// 类适配器: 基于继承
public interface ITarget {
void f1();
void f2();
void fc();
}
public class Adaptee {
public void fa() { //... }
public void fb() { //... }
public void fc() { //... }
}
public class Adaptor extends Adaptee implements ITarget {
public void f1() {
super.fa();
}
public void f2() {
//...重新实现f2()...
}
// 这里fc()不需要实现,直接继承自Adaptee,这是跟对象适配器最大的不同点
}
对象适配器
ITarget 表示要转化成的接口定义。Adaptee 是一组不兼容 ITarget 接口定义的接口,Adaptor 将 Adaptee 转化成一组符合 ITarget 接口定义的接口。
// 对象适配器:基于组合
public interface ITarget {
void f1();
void f2();
void fc();
}
public class Adaptee {
public void fa() { //... }
public void fb() { //... }
public void fc() { //... }
}
public class Adaptor implements ITarget {
// 这里引入被适配对象
private Adaptee adaptee;
public Adaptor(Adaptee adaptee) {
this.adaptee = adaptee;
}
public void f1() {
adaptee.fa(); //委托给Adaptee
}
public void f2() {
//...重新实现f2()...
}
public void fc() {
adaptee.fc();
}
}
应用场景
封装有缺陷的接口设计
假设我们依赖的外部系统在接口设计方面有缺陷(比如包含大量静态方法),引入之后会影响到我们自身代码的可测试性。为了隔离设计上的缺陷,我们希望对外部系统提供的接口进行二次封装,抽象出更好的接口设计,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适配器模式了。
统一多个类的接口设计
某个功能的实现依赖多个外部系统(或者说类)。通过适配器模式,将它们的接口适配为统一的接口定义,然后我们就可以使用多态的特性来复用代码逻辑。
替换依赖的外部系统
当我们把项目中依赖的一个外部系统替换为另一个外部系统的时候,利用适配器模式,可以减少对代码的改动。
兼容老版本接口
在做版本升级的时候,对于一些要废弃的接口,我们不直接将其删除,而是暂时保留,并且标注为 deprecated,并将内部实现逻辑委托为新的接口实现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让使用它的项目有个过渡期,而不是强制进行代码修改。这也可以粗略地看作适配器模式的一个应用场景。